齐商银行--智慧供应链助力普惠金融质效提升

    2021年3月26日,由中国供应链金融服务联盟联合齐商银行共同主办,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创新年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本届年会以:“新常态下经济——共存、共赢”为主题。参会代表分别来自政府、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科技、物流、高校科研等单位600多位供应链金融领域精英齐聚一堂。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创新年会作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一场盛会。

    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识扈健出席了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创新年会并以《智慧供应链助力普惠金融质效提升》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以下内容由大会现场速记整理而来,略有删减,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扈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学会、感谢联盟,能给我这次机会代表齐商银行分享一下这些年来齐商银行在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方面的一些经验,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就站在一边展示。可能很多嘉宾对齐商银行还不太了解,借这个机会我简单介绍一下齐商银行。齐商银行是一家总部设在山东师淄博市的中型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全国第四批城市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的商业银行,在山东省内目前有九家分行,在省外有一家西安分行,另外还在临沂控股发起了一家村镇银行。齐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坚定的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市民,我们全部的贷款比例由70%以上都投向了小微企业,近三年以来我们每年新增贷款的80%也都投向了小微企业,可以说我们的天职就是服务小微企业,我们的使命和初心也是服务小微企业。    

    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当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它主要体现在来方面,一方面是小微企业的“贷款难”,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难贷款”。因为整个小微企业在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了“56789”的角色,50%的GDP,60%的税收,80%的新增就业岗位,70%的发明创造和90%的企业数量。这个数量可能会更高,因为我这个数据是前几年小微企业发展报告里获取的,在3月24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克强总理召开会议之后接受采访,提到一个数字说我国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经超过九千万,加上小微企业的数量应该过亿了。面对这么大的社会群体,只有20%到30%的小微企业能够从正规的银行、金融机构拿到贷款,对于我们这样一家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使命的银行来说,我们觉得既困惑又脸红。所以,我们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表面来说是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和担保关系,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银行担心小微企业的投资和收益不成比例。但事实上我们分析之后真正的原因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就像图上画的一堵墙一样,双方都有合作自意愿,但是很难走到一起。    

    具体表现我们总结一下,就是小微企业的“四难”和“三无”,金融机构的“两高”和“一破”。“四难”就是资金需求的贫瘠,很难通过传统的金融产品进行满足,“三无”就是缺乏传统银行或金融机构需要的“三表”。金融机构怕高投入、高风险,最怕的是不可持续,很多银行前期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真正能持续做下来的少之又少,其实主要是可持续方面没有做好工作。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2012年开始在山东省的城商行领域里头率先引进了德国的IPC技术,我们当时想既然本土的办法解决不了,我们可以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先迈出这第一步。我们首先从小微信贷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开始试点,这也是我工作的单位,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2009年成立的全国第四家、山东省首家小微信贷专营机构,这个专营机构不像传统的金融机构一样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我们只发放贷款,而且群体限定为小微企业,这样就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以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行这个直营机构为发起点,我们在全行所有分支机构又成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打造了全行超过四百余人的小微客户经理团队,通过我们客户经理的辛勤劳动,首先帮助小微企业能贷款。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片,把以前小微企业杂乱的、纸质的、无序的报表转化为银行系统可录入、可识别、可评判的规范“三表”。同时,针对小微企业最集中的“三无”领域、商贸领域、个体工商户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让小微企业在其他银行能拿到贷款。在这个阶段我们当时统计了一个数据,基本上我们小微企业经理的人均管户达到60户,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4.0阶段,现在回味起来这1.0就像小学生考试一样,我们拿了60分的及格分数。而且在这个阶段当时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当时我们匡算了一下融资成本在9点多,接近10,当时基准利率是6的时代,这样换算下来就是基准利率上浮50的水平,其实当时还是可以的,但还是相对比较高。    

    这样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预期,所以我们想如何让小微企业在其他银行快速拿到贷款?提升经理的效率和产出就成了一个关键,我们就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包括贷前审查的标准,通过几个标准化的动作有意识的引导客户经理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原来我们的客户经理是全覆盖,今天可能做农业,明天有可能做商业,一系列方面都要涉足。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客户经理开始有意识的寻找自己的擅长点、专业点、突破点。我们当时总结了“三一二”营销,我们的“六看一听一谈”是针对商贸流通行业的,我们的“七看七重”是针对生产行业的,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客户经理都变成专家型的,最起码对一到两个行业是专家型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客户经理人均管户突破了一百户。    

    通过艰苦的努力我们达到了一定成效,时任副总理马凯和时任山东省省长郭树清都对我们做出了批示,潜心服务小微金融精神可嘉!我们也获得了包括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一系列荣誉。    

    荣誉的取得没有停止我们探索的步伐,随着整个供应链金融技术发展到3.0,大概在13年到14年相交的阶段,正好国家对供应链金融这个概念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的技术也发展到3.0,我们开始不仅仅关注于小微企业自身数据的获取,我们开始关注于第三方非财务数据的获取,包括通过其他核心企业提供的数据,给我们提供参考数据,包括它的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等等进行分类,尤其是我们找到了广泛的合作伙伴之后,我们开始清晰的有了链条,就全面开启了齐商银行3.0供应链金融发展时代。    

    13年开始,我们有意识的从小微金融客户经理的团队里头从农业破题和入手,开始涉足供应链金融领域,探索成熟之后逐渐发展到其他项目。15年的时候我们开始逐步转到线上,16年当时和黄总一块突破了齐商银行的电子签章业务,17和18我们又突破了B端和C端工具,打造了全线上了供应链金融品牌,18年我们提出了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    

    这是18年我们上线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布会的照片,这是今年1月份淄博市召开的中国供应链创新年会上我们和合作方集体签约的照片,基本都是覆盖全国的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    

    其实我们对于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也借鉴了宋华教授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一书中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在1.0阶段,它一定是以银行为导向,金融最关注的一定是传统金融机构,虽然包括互联网金融公司、供应链金融公司也做了一些创新,但是它的来源一定是最原生性的传统的金融,包括贸金,包括正常的交易。第二阶段,当我们的核心企业或者说链友体会到整个链条对他们提供的助力之后会积极的与银行沟通,与上下游沟通,去嵌入整个链条的环节,像一个哑铃一样,推动他们最大的一环撬动整个链条。3.0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正处的阶段,包括政府也好,银行也好,供应链公司也好,甚至包括我们一些大的核心企业,都开始往平台方向发展。这个阶段里大家都要建设自己的平台,都想把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但是最终的发展一定会归于金融科技的元素,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来临,所有数据最终都会融会贯通,打造开放的场景。    

    这里说一下我们对金融科技的一些认知,刚才发言的两位领导都提到金融科技,云计算、区块链,但是它的架构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经过我们的探索,我们认为是这样一种架构。    

    首先,它的底层一定是分布式的技术,就是云计算和区块链,如果没有这两个技术的添加,做线上金融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第二层我们认为是互联网技术,对所有的经营数据、交易数据、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的获取。17年、18年的时候在山东省金乡针对大蒜设计了一整套的产品,但是产品设计出来如何对它的腐败、偷盗风险进行控制?所以,我们当时对金乡大蒜储存仓库进行了互联网的改造,既掌握了所有温度、湿度的数据,也保证了资金和产品的安全。再往上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茫茫的这些大数据中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哪些可以成为我们评判的标准,这是我们一直需要探索的。    

    我们认为在金融科技的底层还有一种技术就是风控技术,做银行的,无论是大学学习还是参加工作,做产品、做服务最终都会归结为风控,我们有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最底层是17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这是山东省最高级别的人才工程。再往上走是我们针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打造的,再往上走是“寓金于农”模型,我们针对整个农业的生产场景采取了47个维度和25种场景,包括我们过去做业务的数据,包括成功的数据和失败的教训,我们都制作成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我们跑批了大概三年时间,去年疫情期间这个模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保证我们所有合作的供应链金融项目没有停止哪怕一笔。        

    我们全面整合之后就是整个“齐银E链”智慧供应链金融体系,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一年,我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十四五”,十就是十大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还有四大产品体系,就是E账通、E货通、E融通、E票通,一个在线供应链平台为什么说它是“五”呢?是我们打通了网商银行、信贷核心企业、手机银行,我们实现了在线申请、审批、签约、还款。    

    打通之后我们怎么能够更大范围的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呢?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就是融入场景,怎么让企业在无感之间融入进去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发力的一个方向。比如说我们融入了平台服务类的供应链,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和怡亚通合作的所有平台快消品的平台,我们给它专门做了一个“一期怡秒站”,单笔金额大概在7万元,但是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助力小微企业,哪怕采购一笔订单,哪怕使用一个环节,而且是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    

    我们也切入了农业产业供应链,现在国内农业企业上市公司基本上60%以都跟我们进行了合作,我们可以嵌入农业的建设,包括饲料、种苗、中央直、运输、加工到餐桌。我们还可以提供定制化产品,比如去年疫情期间,一方面是人的疫情,另一方面是猪的疫情,我们新冠的疫情其实还是可以治疗的,但是非洲猪瘟是不可治疗的,一旦染上之后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死亡率,而且一旦染上之后整个养猪场要进行六个月的空栏期,俄罗斯用了一百五十年也没有消灭非洲猪瘟。所以,我们国家最有效的保护小微企业的手段是给它上保险,这个有优惠政策,省里补贴20%,市补贴20%,区里承担20%,农民只用承担5%,去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政府沟通之后做了这个保险业务,广受好评。    

    我们还接入了耐用品供应链,我们一个团队只有三个人,他们对着500多家经销商,在这几个月里每个项目都要投资3-5个亿的资金。我们不用去现场的情况下能达到这种服务效率,我们还是属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包括去年我们和国美集团签订了整体50亿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为它1300多家直销门店提供金融服务。    

    我们还会切入到一些特殊的行业,去年淄博市政府针对照章纳税的企业给了银行一张白名单,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发动了淄博市内17家支行去发放这个贷款,采用传统的方式,因为我们当时考虑距离很近,不用线上的手段,基本上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发放了3258笔,一笔三万元。后来因为这个效率比较低,后来我们借助小企业服务中心十名客户经理,把这个产品放在线上,每笔贷款10分钟作为,完全无人工干预,一个月时间我们放了3058笔。    

    我们齐商银行在线供应链金融的理念是凡是有意识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愿意降低生产成本,寻找利润增长点的核心企业,都可以借助我们这个平台。我们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保障他们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有八大优势,包括身份认证、数据保全、电子合同、资产管理、流程引擎、资金安全、效率管控等等,我们给各位提供银行级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近两年我们与近百家核心企业进行合作,累计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超百亿,项目经理人均服务超过200户。    

    分享的最后,想通过一个小视频,把我们最新推出的针对B端的一款产品,我们内部叫“齐银E信”,通过这样一款产品实现了全流程全线上的服务。   

    我们这个产品去年10月份上线,经过一个月的测试之后,和淄博市国投合作,为70余家采购政府工程的供应商、采购商提供了大概1.4亿的信贷资金,解决了年底资金支付的年度,也解决了这些供应商、采购商营收帐款的难题。    

    我们的远景是最终想要打造一个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多方参与,信息共享的生态平台。可能各位会问你们是一家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不是覆盖范围不够广?或者说能不能服务更多的客户?其实,国家在整个供应链金融最新的文件里有说明,凡是核心企业在山东和陕西两地跟我们进行对接合作的,我们都可以服务,如果核心企业不在山东,或者子公司、分公司有业务往来证明在山东的,我们也可以进行业务的延展,服务更多的小微客户。我们期待更多的企业、机构和平台跟我们进行更多的异业对接,我们也期待和大家共商共赢,谢谢大家!